眼下正值春耕備耕時節(jié),如何深入推進農業(yè)供給側改革,是當下各地現(xiàn)代農業(yè)發(fā)展的最緊迫命題。而在臨安,山核桃產業(yè)正在經歷著這樣一場因過度經營引發(fā)的產業(yè)之痛,核桃樹一個山頭一個山頭地成片枯死。是誰動搖了這棵“搖錢樹”的根基?且看本報記者深入山鄉(xiāng)發(fā)回的一組臨安山核桃產業(yè)現(xiàn)狀調查。相信通過對臨安山核桃發(fā)展面臨的困惑、糾結的剖析,有助于我們深化對農業(yè)供給側改革的認識,幫助浙江農業(yè)實現(xiàn)綠色發(fā)展的新突破。
種了大半輩子山核桃,臨安農戶帥小廣怎么也沒想到,“勤快”反倒成了毛病。
去年冬天,帥小廣的山核桃林一下子又枯死了幾十棵,而且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得了一種叫根腐病的病癥。其實,不單是帥小廣家,臨安許多農戶都正被這種山核桃樹病害所困擾。它就像是山核桃樹的“非典”,僅去年,島石鎮(zhèn)已有一兩成山核桃樹因此枯死,至今當?shù)匾廊粵]有找到一個能根治這種病害的良方。
更讓人不解的是,那些農戶常年在外務工、平時不怎么施肥除草的山核桃林卻很少發(fā)病,有的甚至“毫發(fā)無傷”。
初春時節(jié),往年這時,帥小廣一早便上山給山核桃林打除草劑、施化肥了??涩F(xiàn)在,他有些不知所措:去施化肥,怕太“勤快”了,樹反倒越死越多;不施化肥,又擔心影響收成。
山林病害突暴發(fā)
臨安昌島山核桃專業(yè)合作社聯(lián)合社社長吳向陽算是最早發(fā)現(xiàn)根腐病的林農之一。4年前,他的林地里,一棵有著幾十年樹齡的大樹突然“暴斃”。短短一個星期,整棵樹的葉子都紅了。
最初,吳向陽并沒有在意,“只當是這棵樹有了什么蟲害”。不曾想,轉過年來,類似的情況開始在整個林地里蔓延開來。東幾棵、西幾棵,頻頻有山核桃樹死亡。
這下,吳向陽慌了神。他四下一打聽才知道,原來不止自己一家有這種情況。村里、鎮(zhèn)上,甚至全縣各地都有山核桃樹突然枯死。有的是才種下沒幾年的新樹,有的則是盛產期的老樹。
吳向陽他們把枯死的樹挖起來,查看原因。一鋤頭下去,吳向陽發(fā)現(xiàn)了其中的蹊蹺:原本隨處可見的、棉絮似的毛細根都不見了。即便是有個別毛細根,也不像原來那么有韌性,一捏就斷。
大伙這才知道,這些枯樹的樹根原來一早就腐爛了,于是把這種病害稱為“根腐病”。病癥清楚了,可對于病根,村民們依然找不到頭緒。
根腐病卻像著了魔一樣,在島石鎮(zhèn)、甚至整個臨安的山核桃林中肆虐,樹成片地枯死。更讓人心憂的是,發(fā)過病的林地,即便挖掉病樹,重新栽種上山核桃樹樹苗,也一樣無法存活。
這時,臨安市林業(yè)科技推廣總站農技人員丁立忠發(fā)現(xiàn)一個奇怪的現(xiàn)象:越是平時施肥勤、用除草劑多的林地,越是發(fā)病多;而那些農戶在外打工、平時無人照看的山核桃林卻很少發(fā)病。
丁立忠猜測:問題會不會就在化肥和除草劑上。于是,他對發(fā)病的山核桃林進行土壤取樣,拿回實驗室測土。“不出意料,土壤呈酸性,含有大量對山核桃樹根系破壞嚴重的鋁離子?!彼治龅溃?/p>
這與農民連年使用化肥、除草劑有很大關系。
過度經營埋病根
面對丁立忠的判斷,不少林農起初并不買賬,質疑聲不少?!斑@病怎么能算在化肥頭上?”“用化肥還有錯?”“不用化肥,哪里來的高產?”
“大家習慣了用化肥來催生高產、用農藥除草,都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。”大戶方玉平卻相信丁立忠的話,要把這個祖宗留下來的產業(yè)做下去,就得改變這種觀念。
“其實過去山核桃樹都是野生的,產量多少就是靠天?!狈接衿交貞浀?,大概十來年前,當?shù)亻_始有村民用化肥來增產。這化肥一施下去,效果真是明顯。頭兩年,增產特別明顯,有的樹產量從最初的四五十斤一下增加到了七八十斤。
于是,林農們紛紛跟風,用的肥也越來越多;再后來,為了節(jié)省人力成本,林農們又把傳統(tǒng)的人工除草改為噴除草劑?!熬湍敲赐厣弦粐姡s草全死光了?!狈接衿秸f,看起來,省時又省錢,其實對土壤破壞很大。
山核桃樹就像是搖錢樹,林農們使勁地搖,想搖下更多錢來。過去,山核桃林產量有大小年之分,一年產量高,一年產量低。用了化肥以后,山核桃樹連年高產,大小年的差別越來越小。農民收入節(jié)節(jié)攀升,但林地卻沒了休養(yǎng)的間隙。
在粗放式的過度經營下,林地土壤退化已成為不爭的事實。丁立忠對臨安多地山核桃林土壤的取樣測土,結果顯示:因常年使用除草劑,過量使用化肥,臨安不少山核桃林的土壤酸化現(xiàn)象嚴重,出現(xiàn)了土壤板結、肥力下降、土壤生態(tài)失衡等種種問題。
枯死的山核桃樹越來越多,村民們這才漸漸相信,“大概真是土地出了問題”。島石鎮(zhèn)島石村農民方明華就是在吃足了苦頭之后才相信,“丁立忠的話大概是八九不離十了”。
方明華有兩片山核桃林,一片地處陡坡,因上山作業(yè)不易,他一直都是面撒化肥,除草也全靠除草劑;而另一片山核桃林在山腳下,地面平整,方便作業(yè),于是他從來不用除草劑,用肥也格外講究,控制化肥用量,有時候還施些農家肥。
這兩年,山上那片山核桃林陸陸續(xù)續(xù)患上根腐病枯死了近三成,而山下的那片山林“好好的,啥事也沒有”。
和每一位臨安林農一樣,方明華如今很著急:到底該怎么辦,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它一片片都枯死吧?
治病救樹難在哪
病根找到了,可治病卻并不容易?!盎謴鸵呀洷黄茐牧说耐寥佬枰粋€很長的周期。”丁立忠說,即便是林農們積極配合,往少了說,就得好幾年。
可事實上,臨安山核桃都是一家一戶的小農模式,經營分散、規(guī)模小,也妨礙了治根腐病。
“改善土壤,測土配方是第一步,可要做好這一點任務很艱巨。”丁立忠說,過去他們雖然也做了很多測土配方的工作,但大多都是以區(qū)域為單位進行測土。
可在山核桃林里,幾乎每一戶林農的經營方式都各不相同,土壤中各種元素的成分也不同。只有對每一塊不同的林地都細致地測土,清晰掌握每一畝土壤的成分結構,才能開出有針對性的“良方”。
“單單這一項,難度就著實不小?!倍×⒅艺f,這需要相關部門成立專門項目,給予足夠的財政支持,培育一大批能夠打通治病“最后一公里”的農技人員。
更讓丁立忠心急的是:雖說許多農民已經知道了病因,可真要他們不用除草劑,減少使用化肥,不少人還是不愿意。
說到底,不少農民還是盯著眼前的那點利益。丁立忠舉例道:不用除草劑就意味著要雇人手工除草,而現(xiàn)在人力成本越來越高,雇工人工除草一天就要300元;少用化肥,就很可能減產,若是再趕上小年就幾乎沒什么賺頭。
“所以,許多農戶知道歸知道,可真到了實際生產中,還是難以完全按照農技專家的指導來操作。”丁立忠有些無奈。
(翁杰、韓江、郭靖)
轉自《浙江日報》2017年4月19日第10版
http://zjrb.zjol.com.cn/html/2017-04/19/content_3048042.htm?div=-1